◎RenderMan -> RenderMan Globals 可以看到如下視窗。Display->Primary:
Display Name: render出來的檔案名稱。
Camera Name:用來render的camera的shape名稱。(注意~要是shape的名稱喔)
Display Resolution:解析度。
Display Server:用來選擇要render出來的檔案格式,如果是it的話,就是會直接顯示於catelog視窗。
Exposure:設定gamma值用的。
至於Secondary以及Channel是在出pass、layer時會用到,以後再介紹。

◎Camera:
Motion Blur:就是Motion Blur,沒辦法更白話了。
Shutter Angle:Motion Blur的程度。

◎Reyes:
Shading Rate:可以想成render出來的精細度,值越小,計算的範圍越小,也就越精細。
Pixel Samples:也是決定render出來的精細度,值越大,每次計算的pixel sample越多,也就越精細。

◎Rays:
Ensemble Ray Tracing:打開的就,就會計算ray tracing。

◎Accel:
Selected Object Only & With Selected Lights:照字面上看,就是只render選取到的object和light。

◎Spool->Frames:
就是render出連續圖檔的相關設定,字面上還挺容易懂的,就懶的打了~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